尽欢颜 - 第412章 三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晋有民俗,嫁的女不宜在娘家生产。免得折了自家兄弟弟媳的福分。

    不过,徐莹就是在娘家怀。现在到徐芷肚痛发作了,赵夕颜自不会区别对待,立刻令人去收拾产房准备,亲自扶着徐芷了产房。然后,一直守在产房外。

    赵夕颜担心徐芷难产,还特地将府太医和女医都叫了过来,都在产房外守着。

    这等时候,北海王妃看赵夕颜又百般顺了。

    弟媳的,能对姑这般细致贴,极其难得。

    一个时辰后,得了消息的朱镇川领着两个儿来了。

    朱镇川在这一次动英勇无畏,令人刮目相看。之后一直躺着养伤,无力榻。现在被亲兵们抬着来了,众人看在底,既好笑又有些动容。

    北海王妃张嗔怪:“你还在养伤,不好好在府里待着,这般折腾什么?伤再裂开,有个好歹的,芷娘和孩们该怎么办?”

    自家岳母就这脾气,心不错,就是说话刺耳些。

    朱镇川也不计较,笑着应:“岳母放心,我好得很。”然后在木板上探往产房里张望。

    朱大郎朱二郎已经衝到门边。听着产房里传的一声声痛呼,兄弟两个都心疼得很。

    “大哥,等娘生完弟弟妹妹,我要将私房银都给娘。”朱二郎溜一

    朱大郎握一握拳:“我要先揍弟弟妹妹一顿。他让娘受这么多苦!”

    赵夕颜等人都被逗乐了。

    就在此刻,产房里又是一声痛呼。

    很快,响起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朱嬷嬷喜气洋洋地来报喜:“恭喜武安伯世,世夫人生了一个白胖小。”

    朱镇川还没来得及说话,朱大郎朱二郎已经齐齐失望地叹了气:“又是弟弟!”

    “娘的肚不争气,连个妹妹都生不来。”

    众人笑弯了腰。

    北海王妃眉飞舞,笑着将两个外孙搂怀里:“你们两个傻小,弟弟才好。”

    赵夕颜瞥偏心的婆婆一

    徐芳笑着打趣:“看来,在母妃心里,我们妹几个远远不及生。”

    北海王妃咳嗽一声:“这倒也不是。我还不是一样疼你们。”

    说笑声,另一个接生嬷嬷将刚生的小小男婴洗净包裹利索,抱产房让众人瞧了一

    朱镇川看着刚生的儿,激动得泪都来了。隻恨他还不能起,也没力气抱儿,只能地看着。

    众人都抱了一圈,最后才到赵夕颜怀。赵夕颜低打量一,笑着夸讚:“三郎眉秀气,以后定是个俊俏儿郎。”

    北海王妃难得说一回话:“今后还得劳烦你这个舅母的,多多照拂。”

    徐靖坐上龙椅,赵夕颜就是大晋皇后。如果能得赵夕颜青睐喜,孩们以后都有好前程。

    赵夕颜微笑着应了,又:“二刚生过孩,不便挪动。不如就留。正好母妃也能就近照看二和三郎。”

    北海王妃心气顿时就顺了,乐呵呵地笑了起来:“好好好,都听你的。”

    徐芳徐芷嫁到京城数年,如今母女难得重逢相聚,北海王妃哪里舍得女儿离了前。趁着这段时日,和女儿好好相聚才是。

    朱大郎朱二郎十分兴,抱着外祖母的胳膊不撒手。北海王妃乐得搂了两个外孙。

    徐莹看在里,心里松气,和徐芳对视一笑。

    家宅和睦,才能万事兴旺。

    ……

    徐芷留,朱镇川和朱大郎朱二郎自然也都留了。

    武安伯得知自己又多了一个宝贝孙,很是兴,半不介意儿媳回娘家的事。他不得徐芷和娘家亲近一些哪!

    徐靖在也得了喜讯,眉顿时舒展开来。再一低摞起的奏折,又觉大如斗。

    他自小就不喜读书,看看话本还行,看奏折真是痛极了。

    大晋十三州,百余个郡,一千多个县衙。每日政务繁琐,呈上来的奏折经过再三挑选,还是多得很。之前堆积那么多的奏折,他至少得都过目一遍。

    苏皇后坐在一旁,耐心地陪他一同看奏折,不时言指

    饶是如此,他看懂的也不足两成。

    苏皇后柔声安:“你从未接过政务,先学着看奏折,遇到不懂不会的,就召文臣们问上一问。”

    “你这般年轻,慢慢学,总能学会。”

    徐靖忍住离去的衝动,在苏皇后期待的目光

    苏皇后也有些发愁。

    太自小弱,不能习武,却十分聪慧。又得几位太傅心教导,早早接政务。

    前的徐靖,康健,力大无穷,领兵上阵打仗没话说。可皇帝,不是光会打仗就能行的。理政事才是一个帝王的日常。

    这才短短一天,徐靖就如坐针毡。也不知多久才能适应学会批阅奏折理政事。

    好不容易熬到傍晚,徐靖要回府。苏皇后应允后,就见徐靖像笼的野一般大步去了。

    苏皇后:“……”

    苏皇后,传凤谕去,召几位太傅

    太太傅一共有五位,苏掌院在离世,还有一位年迈的太傅被吓得大病一场。能的,一共三位。

    苏皇后对三位太傅说:“从明日起,你们,那些经史集就算了,主要是教导皇上理政务。”

    三位太傅面有迟疑之

    苏皇后有些讶然:“怎么了?”

    其一位方太傅,咳嗽一声说:“启禀皇后娘娘,当日世伴读的时候,臣等都教导过他。世惫懒,不喜读书。只怕臣无能,教不好世。”

    另一位万太傅接了话茬:“世的夫是赵翰林。赵翰林耗费十年心血,也没能将世调教来,臣远远不及赵翰林,只怕会辜负娘娘厚望。”

    龚太傅捋一把胡须:“当然,世也不是全无,世读书不成,倒是写得一手好字。”

    苏皇后:“……”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