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欢颜 - 第464章 番外之御史(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个月后,朝廷又派了三路巡查御史。其一个是御史台大夫,另外两个是廖洗和沈舍人。

    徐靖登基后,大肆提重用东属官。东属官都是已故太的人,也可以算是太留给他的政治遗产。

    廖洗沈舍人当日曾随徐靖剿匪,最得天重用。两人都补了好缺,廖洗侍郎,沈舍人了翰林院的副掌院。

    两人私一合计,一同上了奏折。天果然准了他们所请。在他们启程前,天特意召他们,细细嘱咐,各派了两百禁卫随行护送。

    由此,正式开启了大晋永安盛世的序幕。

    接来的几个月里,几路巡查御史陆续离京。

    孟御史去了幽州后,不辞劳苦,每一个郡县都去。去前不打招呼,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悄悄寻访。果然查了不少贪官污吏。

    孟御史雷厉风行,里容不得半,该斩的一个都没放过。还抓了两个六品官押送到京城。

    至于乔刺史,果然净,幽州税赋每年都收得足足的,层层摊派去,百姓们要的税赋直接翻了一倍。收来的税赋除了上朝廷外都被截留。乔刺史家资万贯,都是民脂民膏。

    孟御史都不用微服查访,到了幽州地界,就听了一耳朵。

    孟御史怒不可遏,当即就要衝去刺史府。被随行护卫的亲兵死死拦了。

    “孟御史,万万不可。”

    “这里是幽州,是乔刺史的地盘。就是要查乔刺史,也得暗查。这般大张旗鼓地去,要是激得乔刺史来个鱼死网破,或是对孟御史起了杀心怎么办?”

    徐靖对孟御史的安危格外上心,派的都是禁卫锐,统领是心腹徐七六。

    徐七六为人机灵,几句话就劝住了孟御史:“孟御史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这幽州万千百姓想一想。换了别的人来幽州,还敢一查到底吗?大人不怕死,却该珍惜有用之,为大晋国朝效力,为百姓主持公。”

    孟御史被劝住了,改为暗调查。一面和乔刺史虚与委蛇,一边搜集证据送往朝廷。朝廷圣旨,令乔刺史京问审。

    前来“护送”乔刺史一家的,是天嫡亲的夫朱镇川。朱镇川如今了禁卫将军,是天近臣,得天信任重。此次朱镇川带着五百禁卫来幽州,风光赫赫。

    乔刺史一家坐在囚车上,看着风得意的朱镇川,悔恨的泪角溢来。

    乔公涕泪满面:“当初我真不该悔婚另娶。”

    不然,他现在就是徐靖的四夫,应该和朱镇川一样是御前得用的臣,风光无限前途似锦。而不是坐在囚车上,被押解到京城等待问审定罪。

    乔夫人哭得撕心裂肺,乔刺史满脸老泪纵横。

    囚车一路不停,半个月赶到京城。乔家人个个面如死灰憔悴不堪。

    刑尚书接了案,将乔家人关大牢。

    这是天登基以来第一桩审问朝廷官的贪墨重案,京城百官不说,各州郡的官员也纷纷瞩目观望,看天如何置此案。

    与此同时,乔家和北海王府的那旧怨也因此被翻腾得沸沸扬扬。

    北海郡很快送了家书京。一共四封。

    北海王在信温和嘱咐儿秉公理。

    北海王妃则表示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千万别手。好友兼没过门的四夫向天表达了烈的敬仰和激之

    至于四徐莞,在信:“……以前想起乔家,我愤恨不平,不得他们去死。现在我有良人相伴,一切都已放了。不要因为我的缘故重惩乔家。着大晋律例定罪便可。”

    “你以藩王世份继承皇位,众臣表面恭敬,心里未必都服气。你不要以一己好恶行事,凡事秉公以理而行,如此才能令众臣诚服归心。”

    徐靖看完这四封信后,心里不无,对赵夕颜叹:“了皇帝,其实也不能随心所。”

    赵夕颜淡淡一笑:“皇权本就该有一定的束缚。凭借一己喜怒好恶恣意行事的,都是昏君。”

    徐靖摸摸:“其实,我偶尔有时也想昏君。”

    譬如立刻将乔家人问斩,想想都畅快。

    不过,也隻想想罢了。

    ……

    刑尚书颇为有,问审过后特意觐见,亲自禀报案审问展。

    只要天风,就从重置。

    徐靖心里有些遗憾,却未迟疑:“官员贪墨渎职,该如何定罪论,早有定例。就着规矩来吧!”

    刑尚书惊讶之余,又暗暗松了气,恭声领命。

    坐在龙椅上的徐靖,将刑尚书刹那的面变化尽收底,心里有些慨。

    皇帝的,盼着臣们忠心耿耿为国为民不辞劳苦。的,更盼着遇到明君。

    他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什么治国大才,好在能听得周围人的劝诫。

    刑很快给乔刺史定罪。乔刺史贪墨渎职,家产抄没衝公,乔刺史本人岭南,罪不及家人。乔家女眷和孙不必放,可以返回原籍。

    事实上,大晋一直优待文臣的惯例。换了武将敢贪墨数十万两银,早就砍了。

    乔家被抄没的家资,全了国库。尚书近来心颇佳,暗暗盼着廖大人沈大人他们也有“收获”。

    大晋那么多郡县,贪赃枉法的官吏不知凡几。天有剜恶疮的决心和勇气,实在是百姓之福。

    有人喜有人愁。

    清廉的官员喜,那些手伸得的臣们就只剩满心惶恐了。孟御史在幽州声名大噪。其余几路巡查御史,有学有样,各自都有不小的动静。

    短短数月里,被查办革职的官员多达十数人。被砍的低等官吏有二十人之多。抄没充国库的金银更是一个令人怎的庞大数字。倒是有个意想不到的好,一举解决了国库常年空虚的哭闹。

    新帝的威名,响彻大晋十三州。(本章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