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盲盒旅行开始 - 从盲盒旅行开始 第4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乾隆留的吗?】

    【好像是雍正留的,这对联很符合雍正的人设。】

    方菲以及其他的观众跟着卡卡看过了东御座,就见她走到了

    从东御座来,卡卡走到了汉柏院,这里位于岱庙的东侧,有汉武帝登泰山所植的古柏,故此而名。

    除了古柏,汉柏院了上百座碑刻,古柏苍苍,古碑林立,卡卡漫步其

    “岱庙里有古树八景。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这一株由汉武帝亲手所植的。”卡卡镜向上,同时拉远,让观众能够看到前古柏的全景。

    “这一景叫汉柏连理。”卡卡伸一只手指,同时视频行了标注。

    “看到没,特别明显的双连理。《恨歌》里那一句怎么唱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同同生的连理枝。”

    “其实有的时候我会觉得世人穿凿附会,我们无形给很多东西附加了太多它们本没有意思。”

    “但人类能够行想象,愿意想象,这本就是一好。”

    “所以,在这连理的汉朝古柏前,祝愿观众朋友们能够和恋人相携手一生,与好朋友久久,我们的生命如此生机。”

    弹幕上顿时刷起一片和xxx久久,和xxx携手一生。

    卡卡留了片刻停顿给观众祈愿,之后镜再度转向一边,“这一株古柏同样是汉朝所植,它的名字叫赤眉斧痕,据郦元的《经注》记载,这是西汉末年赤眉军砍伐留的,‘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让我们来找一找。”

    镜移,观众们纷纷开始寻找斧痕。

    因为视频时的限制,卡卡之后又在汉柏院转了很久,但剪辑来的不,只挑了几较为知名的石碑放了来。

    “泰安三界传说图鉴——岱庙打卡已完成!”

    卡卡原本的打算是上午逛完岱庙就上泰山去打卡,但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一个岱庙她慢慢晃悠了三个小时,今天的步数俨然超标,午的力是绝对不够上泰山的了。

    就算是自己的,也不能在今天使劲儿霍霍!

    卡卡上了厚载门的城墙,这里可以远望泰山,很巧的是,她又碰上了那位鸭帽大哥。

    这会儿,对方正在用单反拍照。

    因为先前搭过几句话,卡卡就走了过去。

    “您在拍什么?”她问着。

    “泰山。”大哥放了相机,似乎在查看相片,看到卡卡,“嚯,还没走呢。”

    他调几张照片来给卡卡看,卡卡看得认真,时而抬,“都是泰山,但有的不是在这里拍的吧?”

    大哥顿时乐了,“看来了?我在市区不同角度拍的。”

    “玉皇也才不到一千六百米,泰安市区海两百,市区能远望到泰山余脉。”

    “大家都来泰山,爬泰山,登一览众山小,但我说啊,山有山的风景。”

    “从边看,不一样的。”

    “正门那边看到的角度,从角楼上去看,都是不一样的。”

    光有些晃,大哥眯着睛,上了墨镜,将单反装好。

    “您来岱庙,是为了拍泰山?再故地重游?”卡卡没忍住心的疑问。

    “我嘛?我也不知。”

    鸭帽大哥双手兜,和卡卡一起走在城墙漫步,看着远的山。

    “可能人上了岁数就会怀念小时候,在岱庙里梯,把这当公园跑来跑去捉迷藏。”

    “抬就能看见远的泰山,我爷爷走的早,从前带着我,每天都要朝着泰山的方向拜一拜,一拜东岳大帝,二拜碧霞元君,就是常人说的泰山老,求地安稳,求庇佑女平安,保佑我健健康康。”

    “我其实在泰安到了十多岁,后来父母挣到钱了接我和走,老人不愿意走,但我要上学就得走,在圳,你抬是看不到山的。”

    “我当时的学校好多跟我一样从小在老家大的,有个特别好的哥们,现在也特别好,他经常说家门有条河,怎么怎么样,我也经常说我们家门就泰山。”

    “可能是伴随山大的人总会有念想,你一直待在钢泥的城市里,看着一栋一栋楼地而起,就特别想看看自然

    的东西。”

    “快清明了,我回来准备给爷扫墓,在泰安待一段儿时间。”

    “每天走一走,抬看。”

    “山就在那里。”

    相逢就是缘,鸭帽大哥邀请卡卡共午餐,带着她去了一家据说是从小吃的老店。

    这一家的泰山炒与卡卡昨天吃的又有些不同,不是的炒,而是的,青椒相当味。

    而伴随着徐哥追忆往昔,卡卡吃着这顿饭就着他人的人生故事,味似乎也更加繁复起来。

    大哥姓徐,人在圳,托父母曾经打拼的福,如今三十五岁,算是个半路家的富二代,尽他不这么认为。

    “我初,爸妈有钱就接我过去圳了嘛,但在圳那地方,钱还叫钱吗?我又一直跟我大的,就正常吃喝,十几岁我还到跟我捡瓶纸壳呢。”

    “去圳时候我也捡,习惯了,那会儿其实好像也没有说自尊心自卑啥的,但后来我爸妈不让我去捡了,就自己家纸壳瓶让我留着卖。”

    “跟我说的话我现在还记得特别清楚,说我们勤俭节约是对的,但古人有一句话叫伐冰之家不畜羊,我们家现在不是大富大贵,但小康能吃饱饭,还有富余,别去外面跟需要这份钱的人争,卖多少我妈直接多加了零钱给我。”

    “我那个时候其实对父母有钱到什么程度没概念,我爸妈还天天跑工地呢,晒的黢黑黢黑的,一看以为是工地小工呢,但从伙上知有钱了,还给我补课,零钱也跟本地的同学差不多嘛。”

    听到这,卡卡忍不住放嘴里的炒,“哇”了一声。

    “徐哥,你妈妈说的话好有哲理。”

    “好多大人阻止老人还有孩捡瓶什么的,主要是嫌丢人。”

    “我上学那会儿班级里瓶啥的都是归班费,但是像我家小区,就不算太便宜的小区,一些大叔爷爷也不缺钱,退休金很,天天在楼垃圾箱翻瓶纸壳,把垃圾桶搅的特别垃圾味来,就怪烦人的。”卡卡忍不住吐槽,吐槽吐槽就跑偏。

    她说的是济南自己家的小区,不是杭州的,大学毕业后在家里待着的那段时间,有时候她楼丢垃圾都很尴尬,怕遇到别人。

    有的时候收拾了不要衣服扔了,看到的大妈又会转跟人吐槽谁谁家的孩这么大人可不会过日,好好的衣服就给扔了。

    “这个确实。”徐哥同意。

    “现在孩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我们家孩你现在让他去捡瓶都不去的,懒得都叫不动。而且振振有词,说家里那么贵一平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