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韶华 - 第86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esp;&esp;各县令纷纷叫苦不迭,写来的公文基本都是要钱要粮要支持的。

    &esp;&esp;冯史忙起来,火气蹭蹭,少不得瞪骂人。接连几日,就连王府上空的鸟雀都得绕过房上空。

    &esp;&esp;此外,还有诸多来南王府投拜帖的。大小官员各地世家望族皆有。冯史还得空看一遍,有的得亲自见一见。真恨不得生六臂来。

    &esp;&esp;沈木和闻安也一样忙碌。王府里有品级的正经属官,就剩三人。冯史忙得脚不沾地,自然要差遣他们两个。

    &esp;&esp;沈木将儿和女婿都带了工房事,闻主簿也没客气,将儿孙也都带来跑。等历练两年,就能正式当差了。

    &esp;&esp;这样一片忙碌,熬过了五月,了六月初夏。

    &esp;&esp;这一日,冯史收到了一封豫州来信。

    &esp;&esp;第769章 南(四)

    &esp;&esp;被派去豫州刺史的陈县令,现在应该改叫陈刺史了。

    &esp;&esp;陈刺史在四月接到朝廷调令,立刻收拾行李启程去豫州,在路上行了一个多月,才到豫州。算一算时日,这是到了豫州就立刻写了信回来。

    &esp;&esp;这封信写的十分厚实,足足有六页。

    &esp;&esp;冯史放公务,仔细地看信。

    &esp;&esp;陈刺史在信,详细描述了豫州现在的形。被豫州军祸过的郡县,实在凄惨。有许多百姓家男丁被征去当兵,或死在了战里,或被朝廷大军俘虏。家少了男丁的,耽误了秋收耕,今年怕是要饥荒。这还算好的,更惨的是被抓去修城墙的百姓,被拖上城送死的老弱妇孺,还有死于军践踏的女……

    &esp;&esp;豫州经此大,到底死了多少人,本无法统计。略算来,不会少于三万。豫州的人,锐减了十分之一。

    &esp;&esp;比人锐减更可怕的,是人心动不安。有许多豫州百姓,抛了家业往外逃,成了民。

    &esp;&esp;民若是无,很快就会成为匪。窜到哪里,哪里就会起来。

    &esp;&esp;陈刺史去的时候,就预料到形棘手,还特意从亲卫营“借”了五百兵。写信回来,是因为五百兵不够用,还得继续“借”兵。

    &esp;&esp;另外,豫州缺粮,更缺粮。朝廷那边,肯定会拨粮拨银。南郡这里再能支持一二,最好不过。

    &esp;&esp;当年卢琮任平州刺史的时候,南费无数。到了陈刺史这儿,冯史更没二话,肯定要“支持”。

    &esp;&esp;接来,又是忙得人仰翻。

    &esp;&esp;三天后,熬得双目通红的冯史,调拨了十万石粮和能供二十万亩良田耕的粮,又拨了十万两现银。然后再从亲卫营调派一千兵,将粮和银送去豫州。这一千兵,自然也就留在豫州,听候陈刺史差遣。

    &esp;&esp;朝廷衙门多规矩多,事事都要章程。要办妥这些事,少说也得一两个月。到冯史这儿,钱粮都归他,现在连亲卫营也都他着。办事效率了几倍不止。

    &esp;&esp;由此,也可见天对他的信重。

    &esp;&esp;他这个王府史,如今就是南王府实际上的掌权人。诸事都有先办后禀的权利。

    &esp;&esp;人生在世,遇到这样的明主,给他这样的权柄和信任。他和陈史一样,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esp;&esp;……

    &esp;&esp;陈刺史一共写了三封信,一封送到了南王府。另外两封送到了京城。一封给自家亲爹陈史,另一封则是给天的。

    &esp;&esp;信容大同小异,都是寻求“支持”。

    &esp;&esp;陈史看完信后,也心疼自家儿。被军祸祸过的豫州,和当年的平州差不多。破坏容易,稳住民心重建豫州却不是易事。至少要耗费几年之功。

    &esp;&esp;自家儿能不支持吗?

    &esp;&esp;必须得支持。

    &esp;&esp;陈史思忖片刻,就去见天

    &esp;&esp;“陈史来得正好,”姜韶华不等陈史张便说:“陈刺史给朕写信,豫州实在惨烈,大小官员几乎都被杀光了,死了许多百姓,人心惶惶。朝廷得立刻派官拨粮,迅速稳住豫州。”

    &esp;&esp;陈史有些羞愧:“老臣也正是为了这桩事来见皇上。私心过重,实在惭愧。”

    &esp;&esp;姜韶华微笑:“别说陈史,就是朕也有私心。陈刺史是朕的心腹,朕派他去豫州,是盼着他能替朕好豫州。他张了,朕岂能不。”

    &esp;&esp;“朕现在就让人召张尚书和纪尚书前来商议豫州一事。”

    &esp;&esp;陈史心,拱手代儿谢了天恩典。

    &esp;&esp;张尚书和纪尚书很快被召来。

    &esp;&esp;豫州缺大大小小的官员共计五十多个,吏要选派合适的人去补官缺。

    &esp;&esp;“张尚书,朕要你在五日之人选,迅速派去豫州。”

    &esp;&esp;张尚书反地皱了眉:“着吏选官补官的章程,少说也得一两个月。五天时间,实在太过张局促了。”

    &esp;&esp;一两个月都算快的,拖延个月都是常事。总得留充足的时间,给候补的官员“打”。这是吏最丰厚的时候。

    &esp;&esp;姜韶华心冷笑,神淡淡:“朕再多给五天,十日之,吏要办妥此事。张尚书若是办不了这份差,那朕就选一个能办妥差事的人来。”

    &esp;&esp;张尚书只得拱手领命。

    &esp;&esp;姜韶华又看向纪尚书:“纪尚书,现在能拨多少钱粮送去豫州?”

    &esp;&esp;纪尚书有些为难:“今年刚拨了军费,还得准备英卫营的抚恤银。另外,工要修河,又是一大笔开销。臣得回查算账,才能回禀皇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