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 - 分卷阅读10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怎么又要动手了?我走还不行吗?”

    ……

    隔日,天召陈湛三人移清殿伴驾。

    陈湛有脸上还有隐约的掌印。

    赵奇和陆迟皆好笑不已,盛鸿略一挑眉,有些不满。

    阿萝心直快,轻哼一声:“昨日我和父皇才和陈尚书说过忠孝之理。陈御史是皇上的臣,陈尚书动辄动手,这岂不是在撂脸给父皇看吗?”

    陈湛心动:“今日我才知,原来公主殿对我这么好,竟张为我撑腰。”

    阿萝又是一声轻哼:“张有何用!陈尚书还不是照揍不误吗?”

    陈湛:“……”

    赵奇陆迟不怎么厚地笑了声。

    盛鸿也好笑不已,咳嗽一声:“阿萝,不可在背后枉议朝重臣。更不可言挑唆离间人家父。”

    阿萝扁扁嘴,不吭声了。

    倒是盛鸿,好奇地问了一回:“你爹怎么又动手揍你了?”

    他和阿萝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将陈尚书收拾得不轻。理来说,陈尚书怎么也该忍一段时日才对。

    “别提了!”陈湛叹气:“我就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

    然而嘚吧嘚吧将昨晚挨揍的经过说了一遍:“……我爹这气也太大了。就这几句话,就气得给了我一掌。好在我跑得快,不然,右脸上也得挨一。”

    话还没说完,赵奇已经不厚地哈哈笑了起来:“就你这嘴贱欠的德,你不挨揍谁挨揍!”

    陆迟也轻笑不已。

    盛鸿父女,更是笑不可抑。

    陈湛脸厚,被众人调侃也不生气,苦作乐地说:“其实吧,我爹这回也不是太生气,没舍得用全力。过了一夜,我脸上的掌印就消得差不多了。不然,我今儿个哪有脸面来。”

    阿萝笑得肚疼。

    ……

    晚膳时,阿萝将这一段趣事说给谢明曦顾山听。

    谢明曦哑然失笑:“陈湛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一张嘴太欠了。”

    “可不是么?”顾山也乐了一回:“说起来,陈尚书也是奇人。在朝官声颇佳,对着同僚属都颇为亲善。就是对自己亲儿手狠了些。”

    要说这京城里的奇人趣事着实不少。陈尚书动手揍儿便是其一桩了。

    话说回来,谁遇到这等欠嘴贱的儿不糟心啊!

    更不用说,陈湛还是被寄予厚望将来要撑门立

    想到陈湛了一整日的掌印在人前晃悠,阿萝忍不住唏嘘:“我真是佩服陈御史。换了别人,早就回府告病躲羞去了。陈御史就不讲究这些,走路无碍,就来当差。”

    除非是被揍得不了床榻,陈湛才会告病。

    只要能动,陈湛绝不会躲着不见人。

    谢明曦笑着说:“要是挨一掌就告病,那陈湛一年岂不是要有小半年都得在家里待着?”

    阿萝扑哧一声乐了:“母后,你说话真是犀利刻薄。”

    顾山颇佳,笑着凑趣:“其实,你母后的比陈御史多了。可惜你母后不是男,未能官。不然,只凭她一个,就能挑翻大半朝臣。”

    谢明曦:“……”

    阿萝闷声直笑。

    能这般打趣母后,母后还不生气,这外,也只有顾山一人了。

    第1102章 锋芒(一)

    不如何,经过这一回,陈尚书收敛了不少,也不像往日那般目无人了。见了端柔公主在天边伺候笔墨,既不角也不嘴角了。

    而阿萝,也渐渐开始张声。

    “阿萝,你听政学习不满一年。要多看多听多想,不必急着对政事发表意见。如果要说,一定要说,有的放矢。免得言之无,被众臣小瞧。”

    “要锋芒,也不急在一时。”

    “再者,居上位者,不宜多言。因为言多必失。朝那些老臣,一个个浸朝堂数十年,最擅揣度人心,也最擅抓人话柄。”

    “你日日在你父皇边,也该知,你父皇在臣们面前并不多言。多是听臣们禀报议事,张言时,便有定夺。这是为君者的威严气度,也是居上位者掌控人心之。”

    这是来自谢明曦的忠告。

    阿萝听,记在心里。平日默默聆听观察,潜心琢磨。要张之前,必是想了又想,思熟虑后才张

    当然,以阿萝的年龄,便是再思熟虑,于政事上还显得稚了些。可锐气初,锋芒已现。

    众臣再不愿,也得承认阿萝确实承袭了帝后的大血脉。

    摇摆不定的心意,少不得要再稍稍倾斜一些。

    众臣私里不知唏嘘过多少回。如果阿萝为男,又有这等众资质,立储之事到渠成,众臣归心诚服,不在话

    偏偏阿萝是女

    这可真是让人痛又纠结啊!

    ……

    礼尚书谢钧的心却是日复一日的好了起来。

    睛的,都能看到阿萝的优秀。立女为储君,历朝确实没过这个先例。可历朝天,也没有谁在少时扮过女的先例吧!

    世事从来不是一成不变。

    谢家是天妻族,若阿萝了储君,谢家的荣耀也会更一步。

    也因此,满心火的谢尚书,成了继陈湛赵奇陆迟三人之后第四个支持阿萝公主朝听政的铁杆公主党。

    朝的年轻官员们,也不乏心思活络向天效忠之人。

    九月的大朝会上,便有一个年轻官员上了奏折,容依然是奏请端柔公主朝听政。联名附议的,竟也有七八个年轻官员。

    陈湛三人一力赞同,谢尚书为朝重臣,也表明态度支持。

    方阁老看不过,讥讽谢尚书“为礼尚书却视礼法为无”。

    谢尚书在朝堂上昂首厚颜回应“大齐礼法皆由天而定”,其逢迎谄媚,令人唾弃。

    人意料的是,在朝极少张说话的安王竟也声表示支持。安王为天胞弟,以“直言无忌”闻名朝堂。

    直言无忌的意思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揭谁的脸毫不客气。

    “方阁老声声说礼法。我倒要问问方阁老,什么是礼法?礼法是让众臣尊崇天,怎么到了方阁老这儿,不合你的心意就是不遵礼法了?”

    方阁老自然不会被这区区言辞击退,和安王争执不休。

    此次大朝会,最终以纷收场。

    不过,比起年初的那一次大打手,却是多了。

    明人都能看得来,这一招温煮青蛙十分奏效。

    天泡的架势,能有多少臣撑得住熬得起?

    或许,再有两回,朝臣们就都服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