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容华 - 分卷阅读1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批阅试卷之前要糊名。然后,试卷被分十组。每组有十名医官批阅试卷。每一张试卷上,都有十个医官评定的等第。

    等第有甲乙丙三等,每一等又有上之别。批阅试卷后,从每组二十份等第最的试卷。

    然后,两百份试卷一同送到杜提。由杜提一一过目,再挑前一百名。

    如此,这才算过了第一场。

    有侄参加考试,本人不得亲自批阅试卷。程方的儿侄女都参加考试,他无需批阅试卷。不过,大半医官都要批阅试卷,太医院官署一堆琐事总得有人打理,程方也无暇回府。

    赵氏表面镇定,实则忐忑张。隔日就去了寺庙,布施烧香外带签解签。

    晚上,程锦容等人回府时,就见赵氏笑地捧了一堆签文和平安符来:“今日我去求签,都是大吉大利的上上签。主持大师又给了我四平安符,你们每人一个。来来来,都拿着。”

    “锦容,这是你的。”

    大伯母的殷切关怀,程锦容只得笑着收:“多谢大伯母。”

    程景安一边平安符一边吐槽:“一求这么多平安符,娘你得多少银……诶哟!”

    话没说完,就被赵氏在脑后重重拍了一掌:“给佛祖布施,怎么能提金银,不准再胡说。”

    这一掌货真价实,半不手

    程景安疼得龇牙咧嘴,表颇为扭曲。逗得众人笑声连连。

    赵氏笑:“着往年惯例,第二日,试卷已经都批阅过了。景宏去年是六个甲上,两个甲,两个甲。排在了三十多名。不知今年如何!”

    程景宏不喜自,简短地应:“比去年稍好一些。”

    赵氏一颗心落了来,又问程锦容:“锦容,你觉如何?”

    程锦容思忖片刻,答:“前十应该没问题。”

    赵氏:“……”

    不怎么样,有信心是好事!

    赵氏咳嗽一声,笑着说:“这样就好。耐心再等一日,明日就该张榜了。”

    程锦容微微一笑,也未多言。

    试卷上的考题,前面答得如何,其实并不重要。真正要的,是最后一题。每一年考题都不相同,唯有最后一题,从未变过。

    杜提这一题,当然是大有用意。

    为大夫,你最擅哪一科?

    你救治过最难医治的病症是什么?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题

    太医院官署。

    十名医官,各自捧了二十份考卷,恭敬地呈至杜提的案桌前。

    杜提平日在当值,很少来太医院官署。不过,每年太医院招考太医这等大事,杜提必会亲自前来。

    从两百份试卷,挑一半,明日张榜公布的名单,正是这一百人。

    二百份试卷,整齐地堆放在一起。短短两个时辰里,要全浏览过目。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哪怕就是随意翻阅,看看字迹是否工整,时间也太少了。

    众医官心照不宣地着往年惯例,将本组的二十份试卷着等第从到底排列。如此也方便杜提“过目”。

    杜提也清楚这个惯例,随问了一句:“今年可有格外众的考卷?”

    其一个睛颇小的医官激动地答:“有。我们这一组里,有一份考卷等第极,十位医官都赞不绝,不约而同地打了甲上。”

    太医院的医官们,一个个挑剔成。这些年来考太医院的大夫,第一场的最佳成绩,是九个甲上。

    没曾想,今年竟冒一份十个甲上的考卷。

    杜提饶有兴味地哦了一声,右手捋了捋稀疏的几胡须:“将这份考卷拿来。”

    那个小医官朗声应了,立刻上前找考卷,显然是早有准备。

    杜提接过试卷,凝神看了过去。

    考卷糊名,不知考这么一份试卷的人姓甚名谁。一低,清隽漂亮工整的字迹便映帘。

    每一题都答得清晰而简洁,没一句废话。就是最挑剔的人,也挑不什么病来。十个医官虽各有所各有偏好,却都被这份工整漂亮近乎完的试卷打动,纷纷打了甲上。

    不知最后一题,这份考卷答得如何。

    每一年的考试,都是他亲自题。数年来,最后一题从未变过。从一开始的满怀期待,到屡次的失望,再到这两年来的麻木。

    其实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和期待了。只习惯了这一考题。他每年持亲自过目考卷,表面是为了审过目挑前一百名。

    没人知他真正的用意。

    今年,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意外惊喜吧!

    杜提暗暗轻叹,将考卷翻到了最后一页。

    ……

    一众医官都知杜提的习惯,齐刷刷地抬看了过去。

    不到片刻,就见安稳如山八风不动的杜提一震,竟倏忽站了起来。

    杜提握着考卷的手因用力过度微微痉挛。一张老脸涌起异样的红,溢满了激动。

    一众医官:“……”

    这是怎么回事?

    众医官一同转,看向小的医官。

    那个睛细如一条的小医官,也有些茫然。

    这份考卷,确实是经他的手批改的没错。因为这份考卷答得十分彩,他还特意回仔细看了一遍。

    最后一考题,有写擅三科四科,甚至还有擅全科写了十余个医例之人。

    相较之,这张考卷的最后一考题答得不算格。只写了擅治“外科”和“心疾”。

    大楚朝的大夫,大多擅大方脉小方脉,看诊以诊脉开方和针灸为主。众人的“外科”,就是跌打损伤之类。

    真正研制外科救治医术,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是程望。不过,程望声名再响医术再妙,到底远在千里之外。

    耳听为虚见为实。

    没亲见过,谁敢相信这世间有开膛破腹救治病患的绝妙医术?

    考卷上列举了一个外科医例。

    病患是男,年约四旬,健壮,平日行走坐卧无碍。一旦病症发作,腰腹便骤然刀割般剧烈阵发疼痛,且恶心呕吐,汗如注,有血。

    汤药和针灸只能暂时止痛,治标不治本。以刀刃开腹,剖开肾脏,取合伤后,卧榻静养一个多月,病患便有力气榻,自行离去。

    小医官看过之后,颇觉匪夷所思。甚至觉得这是考试之人来的病例。

    开腹取合伤。世上真有这样的医术?

    只是,每年前来参加太医院考试的大夫,形形样样皆有。有能耐有本事的不在少数。而且,改卷也有规定,只要大夫能自圆其说,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