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容华 - 分卷阅读15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喜悦。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心疾之症,能被彻底治好的少之又少。最要的,是找到“心结”。裴皇后心结已解,再服汤药,慢慢调养,定有痊愈的一天。

    ……

    午膳后,杜提和两位医官一同来请脉。

    在见到裴皇后的刹那,杜提暗暗一惊。

    昨日昏厥不醒的裴皇后,苍白虚弱得令人心惊。虚弱的呼,似随时都会停止。一天一夜过来,裴皇后似焕然新生,眉间有了令人见之欣喜的生机

    患病之人,最要的就是一心气。

    气散了,再妙的医术也治不好想死的人。这气没散,一脚踏黄泉,也能将人再拉回来。

    当然,凤虚弱不是一两年的事,要想将完全调养好,也非朝夕之功。

    杜提凝神,为裴皇后诊脉。

    周太医李太医也各自为裴皇后请脉。然后,杜提和两位太医会诊,商议调养温补的药方。

    至于程锦容,暂时还没有诊脉的资格,为杜提拎一拎药箱打一打手。

    裴皇后安静端坐,不时以角余光看程锦容一

    她的动作再隐蔽,也瞒不过贴伺候的青黛和菘蓝。

    青黛菘蓝对视一,各自默默上前一步,不动声地遮挡住其余女的视线。

    杜提等人会诊后,开好了药方。

    程锦容听令上前,捧了药方过来,呈到裴皇后面前。裴皇后接了药方,随意看了一,温声:“周太医李太医医术湛,杜提更是大楚闻名的神医。你们三人会诊开的药方,本自是信得过的。”

    杜提三人一同跪,谢皇后娘娘信任重。

    这份药方,要誊抄两份一模一样的。一份存皇后娘娘的医案,一份存太医院官署里。这等杂事,自然就落在了程锦容上。

    程锦容退寝室,到了太医当值的偏殿,誊抄药方。

    刚动笔没多久,便有女捧着致的心来了:“这是皇后娘娘赏程女医的心。”

    程锦容笑谢恩。

    过了片刻,又有女捧了一壶腾腾的茶来了:“这是皇后娘娘赏程女医的茶。”

    程锦容再次笑谢恩。

    再过片刻,又有女捧着一盘鲜果来了:“皇后娘娘赏程女医的鲜果。”

    程锦容:“……”

    赏的都是些吃,表达皇后娘娘对细心伺候的程女医的信任喜。不过,这赏赐也太频繁太惹了一些。

    程锦容哭笑不得,只得尽数收皇后娘娘的好意。

    ……

    规矩,医官们要随时值守待传召。

    也就是说,医官们在椒房殿里候着就行了,不必时时刻刻守在裴皇后边。

    不过,裴皇后谕,令程锦容随伺候,谁也不会不识趣地说这不合规矩之类。在,最大的规矩是皇上,然后就是皇后娘娘。

    程锦容正大光明地留在了裴皇后边。

    这小事,谁也不会多嘴过问。

    六皇好不容易熬到了午散学,立刻就来椒房殿请安。

    裴皇后难得一见的面舒展,六皇一见之,就放了心,笑着问:“母后现在觉如何?”

    裴皇后笑容微不可见地顿了一顿,意识地瞥了程锦容一

    ☆、第一百六十三章 蜕变(二)

    世人对男颇为宽容,娶妻纳妾都是理所应当。对女却分外苛刻。

    男肯未亡妻守一年夫孝再续娶,是值得称德。女死了丈夫,就该守节一辈。改嫁他人便是不贞。

    丈夫还在世,就和别的男人同床共枕,还生了孩……更是不贞之极。

    这也是裴皇后多年来郁难解难以释怀的心结。

    程锦容昨日对六皇颇为友善,是真的不介意,还是特意给她看的?

    裴皇后忐忑难安地看向程锦容。

    程锦容冲裴皇后微微一笑。

    裴皇后的心稳稳地落回了膛,对六皇轻声:“本现在已好多了,你安心读书,不必时时牵挂。”

    态度忽然比往日温和了许多。

    六皇捺着心里的喜雀跃之,小心翼翼地问:“我能不能留和母后一同用晚膳?”

    裴皇后

    六皇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里的喜,几乎要溢来。

    程锦容看着这一幕,心里微微酸涩。

    裴皇后不由己,六皇也是无辜的。

    她对六皇,有喜,有血弟之。可她也无法想象,日后六皇真相了,会是什么反应。到时候,他们弟是否会心无隔阂,是否能同心协力……

    一切都是未知数。

    现在,最要的是治好裴皇后的病症。

    六皇还年少稚。等过两年,六皇稍大一些,再找个合适的时机告诉他一切吧!

    程锦容心无声轻叹,面上未半分。在六皇喜地看过来时,她回以一笑。

    ……

    裴皇后已无大碍,杜提令周太医李太医程锦容留在椒房殿里值守,自己去了保和殿。

    平西侯领兵京,一路急行军,不过,尚未到达山东。有关山东的民匪动的战报,一封封地送来京城。

    看着驻军溃败的战报,宣和帝龙颜大怒,一边圣旨促平西侯行军,一边召众臣议事。

    议事的文官武将们,在宣和帝的盛怒天威战战兢兢地商议对策。

    其实,商议来商议去,无非是两条。一是继续派兵增援,二是要保证粮草战辎重等等。

    平西侯领了三万士兵已到了半路。这时候再派兵,派多少才合适?由谁领兵前去?

    武将们倒是不畏战,一个个争相请战。

    宣和帝神稍缓,了一个三旬的年轻武将,领一万士兵前去增援。平西侯的主将位置,自然不变。

    宣和帝接着便问梁尚书:“梁尚书,战事急,粮草可能供应得及?”

    国库年年空虚,岁岁缺银。每逢战事,梁尚书就恨不得多几只手,从哪儿变些银来才好。

    可天问了,梁尚书怎么也不敢直言没银,咬牙应:“皇上放心。微臣回,立刻召集所有人熬夜盘账。绝不会短了士兵的粮草供给。”

    可怜的梁尚书,上的汗珠已了官帽。

    宣和帝这才放过梁尚书,又问卫国公:“卫国公,兵的兵可能供应得及?”

    卫国公恭声答:“只要拨银,兵样样都能供应得及。”

    梁尚书:“……”

    真是倒了八辈血霉,才了要命的尚书!

    ……

    杜提在保和殿外等了一个多时辰,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